卡拉布里亚:我将缺席那不勒斯&亚特兰大,祝米兰在意杯一切顺利
意媒:巴萨也有意怀森,但转会费高达6000万欧&需先卖阿劳霍
图片报:若同意降薪萨内续约将很快完成,埃贝尔无需与监事会协商
邮报:曼城准备为德布劳内树立雕像,表彰他为俱乐部做出的贡献
埃贝尔:帕夫洛维奇已恢复训练,未来几天将参加合练
没仁了拜仁可能多达7人无法出战国米,穆西亚拉等4人确定缺阵
“国家队遇到了一个问题,就是60%的国脚都在联赛开始阶段没得到出场机会,很多人在俱乐部无法保证状态。”当伊万科维奇的争议言论还在持续发酵的时候,中超联赛已经在本土球员掀起的进攻狂潮中引爆了流量。
【青春风暴肆意,中超没那么贫瘠】
伊万科维奇在古稀之年接过国足教鞭,不仅承担起了率队冲击世界杯的职责,还肩负了推动阵容更新换代的重任。18强赛第四阶段比赛结束后,有两支取胜后排名小组第三的球队选择了换帅(阿联酋&伊拉克),伊万科维奇在遭遇三连败后依然帅位稳固,除了拿到了预期中的6分,另一个重要筹码就是在提拔年轻球员时的成果显著。
拿到了计划中的6分,完成了大幅度拔擢新锐的战略任务,伊万科维奇帅位稳固。
或许是看到了出线的希望,伊万科维奇在过去两场世预赛中的用兵突然变得保守起来。国足主场对阵澳大利亚,伊万科维奇排兵布阵时的最大“槽点”,就是以“不擅长进攻”为由将李源一排除在大名单外,后者回到联赛后表现出色,目前凭借3记助攻领跑中超助攻榜。除了在人员选择上引发争议,伊万科维奇还指责中超俱乐部过分依赖外援,不给本土球员表现机会,可是过去两轮中超联赛并没有验证他的论断。
在外援身边打辅助,李新翔表现出的潜力不逊于王钰栋。
在上周末的联赛中,4名国青队球员打开数据账户:18岁的王钰栋先是打进中超处子球,后又迫使对手自摆乌龙,帮助浙江在客场收获大胜;在上海海港与青岛西海岸的进球大战中,西海岸20岁中场徐彬助攻阿齐兹得分,海港的19岁小将李新翔首次征战顶级联赛便传射建功;大连英博在主场拿下中超首胜,19岁前锋朱鹏宇首次担任先发便成功叩关……
胶辽德比,朱鹏宇替补出场造点,可惜马莱莱浪费了机会。
刚刚过去的这轮联赛,王钰栋和李新翔再次以主力身份奉献精彩表演,朱鹏宇则是替补出场造点。就在人们忧心于外援会挤占本土球员生存空间时,年轻球员们强势突围,这说明中国足球的土壤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贫瘠。王钰栋等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比赛机会,这是金元时代各大俱乐部全力打造青训体系的“遗产”。
【留洋之路淤塞,留在中超也能发展】
除了“压制”当红新星,伊万科维奇遭遇舆论反噬的另一个原因,就是其指责上海申花和北京国安对国脚不够重视。在连续击败印度尼西亚和巴林的过程中,来自国安和申花的球员功不可没,做客麦纳麦一役的最后时刻,国足场上11人中有5名申花球员和4名国安球员,伊万科维奇对两大“贡主”的态度只会加剧国家队与俱乐部之间的矛盾。
伊万科维奇围绕申花帮和国安帮打造“嵌合体”阵容,双雄之外,还有多家中超俱乐部依靠本地才俊。
基于联赛争冠的目标,申花与国安依赖于外援,使用本土球员时注重经验,这本是无可厚非的。伊万科维奇和助手曾多次来到现场观战中超,一定清楚依然还有不少由本土球员挑大梁的俱乐部,浙江、大连英博与青岛西海岸的人才库就足以支撑国足的年轻化进程。
日本球员从梯队开始便能踢出和国家队同样战术的足球,俱乐部各级梯队间的战术传承性和相似度很高,冈田武史作为浙江足球的开拓者可谓功不可没。
王钰栋刚签下长约就获得战术资源倾斜,鲍盛鑫已经能够稳定地获得替补出场时间,程进、汪士钦、刘浩帆早已通过了此前的出色表现进阶为国脚……自冈田武史开始,到后来的乔迪和卡内拉,浙江队始终坚持立足本土、深耕青训、注重技术的发展模式,年轻球员能够这里得到充分锻炼,王钰栋决定踢好中超再留洋,正是基于对这家俱乐部长线战略的信心。
当年的谢晖靠一句“就压着打”成功破圈,邵佳一在德国足坛的经历更为成功,青岛西海岸在其指挥下练就高位压迫打法,这对年轻球员是很好的锻炼。
就在浙江众国脚抱团奋战的时候,大连英博和青岛西海岸也出现了本土才俊扎堆的盛景。足球城的复兴需要外援的实力加持和老将的经验浇筑,但主帅李国旭同样看重年轻人的活力与拼劲,在朱鹏宇的身后,杨铭锐、吕焯毅、廖锦涛和毛伟杰都是轮换阵容中的重要角色,他们代表着球队的未来。大连英博的年轻球员大多为自家培养,青岛西海岸靠大手笔的引援聚拢了一众新人,他们在夏窗引进的11名球员中有7位03后,徐彬、刘小龙、杨希和何龙海都已经进入了轮换阵容。
【青训不解渴,留洋要趁早】
长期征战中超,本土球员最大的短板,就是无法适应快节奏、高对抗的比赛节奏,沪上双雄和山东鲁能在亚冠精英赛中遭遇的溃败,以及国足在18强赛中只能踢半场好球就是明证。在日韩完成“脱亚入欧”,印度尼西亚等队依靠拿来主义实现弯道超车的背景下,国足的留洋潮却偃旗息鼓,武磊和李磊、吴少聪相继回归后,欧洲赛场的中国球员近乎绝迹。
在武磊和张玉宁之后,国足的留洋球员断档,下一个世界杯周期的擎旗者在哪里?
自U20亚洲杯横空出世后,王钰栋便成为了中国足坛的风云人物。从世预赛替补出场后的灵动发挥,到斩获联赛处子球后受伤离场,再到因表现不够出色而在赛后向队友道歉,王钰栋的一举一动总能引来围观,球迷们在斥责球场暴力行为时,也为其错失最佳留洋时机而遗憾。
“王钰栋的父亲曾希望加盟德国的俱乐部,后因为考虑要参加全运会的问题而放弃了。”长期旅居德国的国足名宿古广明的话,让人们意识到“汉堡有意王钰栋”的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本轮中超开打之前,崔康熙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依木兰为何难以获得表现机会——屡被征调,难以合练。
亚足联培训讲师、蒿俊闵的启蒙恩师邓世俊当年就曾指出,国内青训体系对年轻球员的培养侧重于力量和技术,对如何进行无球跑动、怎样推动团队配合等战术训练涉猎不足。进入成年队之后,尤其是跟随大牌外教时,他们无法充分理解教练的战术,需要外援不断“举手指挥”才知道如何跑动。
当年的U17亚洲杯双星,伊兰昆达已经抢先一步登陆欧洲,王钰栋还要在中超积攒经验。
作为世纪之交留洋大潮中的佼佼者,杨晨和邵佳一都是在国内得到锻炼后(大约23到24岁)才登陆德甲,他们后来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应该在最需要“涨球”的年龄(18到20岁)出国深造,技术定型后再留洋适应起来会比较吃力,提升的空间也不大。同两位前辈相比,王钰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比赛经验。两年前与其同时闪耀U17亚洲杯的伊兰昆达,已经通过澳超赛场的出色表现(60场)获得了拜仁的邀约,王钰栋在本赛季前只有不到20场中超经验(首发仅2次),要想直接进入欧洲“跨级锻炼”不太现实。
过去两次冲击世界杯,国足阵中的扛鼎者都是有留洋背景的球员,武磊曾荣膺赛事最佳射手,张玉宁离开欧洲多年后依然可以“军训”荷甲后生。在未来的2030世界杯周期中,国足依然要靠留洋球员来引领团队前行,王钰栋需要做得就是与时间赛跑。